大概在6,7年前,商业wifi开始遍地开花,我在那个时候跟着老板在各大商场大谈未来前景。
从数据采集到商业闭环,商业价值不可估量,包括腾讯阿里在内的大公司都把资金投入到商用wifi上。
当你进入商场,甚至还未进门,布置在商场门口的wifi探针就已经探测到你手机的mac地址,商场知道你来了。你打开手机,wifi自动关联了信号,并且弹出了一个登陆页面,上面是gucci的广告,你没有多看,点击了登陆,并且打开下载好的商场app,在菜单里找到了导航,输入“耐克”,导航自动形成了一条轨迹带你去耐克店。途中,你在李宁店门口停留了10s,手机上推送了一条打折信息“李宁新款95折”,你关上了通知,继续朝着耐克店走去。
以上是在和商场谈商业价值的时候,经常描绘的“田园生活”,看似丰满,其实骨感。
wifi探针
因为wifi的底层协议原因,未关闭wlan的手机,会自动向周围广播,wifi探针会探测到手机的mac。利用这一点可以知道有多少mac被探测到,从而关联多少人,但是并不知道是谁。
我们在手机安装app,会获取手机真实的mac,而如今app都有实名认证,支付宝知道你在哪个公司,你家的地址,用了多少水电,你的社保信息。
所以你的手机mac和你的人的属性就关联起来了。不良的app公司,会把这些信息卖给wifi探针公司。
今年315的曝光,被打上了侵犯隐私,贩卖隐私的标签,让更多的人知道了wifi探针。到此,wifi探针市场已淡然无存。
portal页面
在连接wifi的时候,自动弹出认证页面(portal),在页面上可以放一些促销信息以及广告。似乎这是一个广告营销的好手段。但是从体验上,从连接wifi到弹出portal,并且观看几秒的广告之后才可以享受免费wifi服务,这种体验是非常不友好的。最重要的是,4G的普及,公共区域连wifi的需求已经弱化,从实际的商场数据经验来看,连wifi的一半以上都是商场的工作人员。当时做portal的公司有很多,当我现在再去想那些公司,已经多久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了,好多已不知去向。
地图导航
利用wifi的信号衰减值,来确定手机的位置。众所周知,wifi信号也是电磁波,容易受外界的环境干扰,空气的潮湿层度,人多人少,以及周围噪声,都会导致wifi衰减值发生变化。以一个不稳定的基石去建一个稳定的塔,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。
线上线下营销
这是商场最想要的,也是畅想的高潮部分,知道你线下的购物行为,采集线下顾客人群的数据,然后反哺到线上的购物场景。或者反之,你在淘宝上输入了阿迪达斯最款,当你在商场逛街的时候,自动给你推送阿迪达斯的促销信息。暂不去考虑实现原理以及匹配度有多高。显然,实现的基础都是贩卖个人数据隐私。
俱往矣,wifi的本质就是提供无线上网。
当我开始接触人脸识别并且负责商场这块市场的时候,那种感觉像久别重逢的恋人,既熟悉,又陌生。
熟悉的是场景,甚至那些说辞都是没变,陌生的是承载的技术主体发生了变化,也许会发生不一样的反应。
我们希望把大型综合体比喻成线下浏览器,如同线上浏览器记录cookie值一样,你在商场里的逛街轨迹,看了什么商品,买了什么都会被记录。
对于商场来说,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还是租金加提成的方式。以下三点是商场最为关心的。
招商
招商是商场的核心,招什么样的品牌决定了这个商场的定位和价值。也关系到商场最主要的营收—租金。
客流
人多了,商场才会兴旺,让更多的品牌想要入住,这是高租金的有利基础。客流多了,转换率才会多,店铺赚得多了,商场(房东)才会赚得多,这是一个共赢的事情。
运营
运营的目的是让更多地人来逛商场,提高顾客的成单率。提高销售额,这是前面两点实现的核心。
就目前来看,行业内对人脸识别在商超的应用,主要还是围绕着给运营提供数据支撑展开。
客流统计
统计每个出入口的客流。对于商场运营着来说,这个数据可以提供不同时间维度的数据参考,虽然对于一个商场客流的数据不会发生太大变化,除了重大节假日,应该是稳定在一个数值。
轨迹分析
行人在商场里的行走路线。对商场来说,所有的店铺都像是自己的孩子,希望都能有高销售额,至于顾客如何行走的轨迹,这个数据对商场来说的价值有多大,我保持怀疑态度。这更像是一个酷炫的展示效果。
进店率:
商场最希望得到是数据是转换率,但是目前没有一种合适的方式去记录。但是总共来了多少人,每一家店铺的进店率是多少,并且顾客从A店铺逛完去了B店铺,店铺与店铺之间的联系,这或许给商场的运营者能提供一些价值。因为最直观地知道哪些店铺流量情况,以更好地为商场的店铺品牌招商建设提供数据支持。
每个店铺的营业额,或者叫成单量,这是商场比较关注的。
一来,商场的盈利模式,有一部分是依据店铺的销售额来作为租金的一部分,所以商超是希望知道每个店铺的真实销售额数据的。在以前通过推广pos机的方式收银,但效果不佳,因为在这件事上,双方是博弈关系。
需要有一项技术,可以非常客观地记录每个店的销售额,那么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解决吗?
显然,没有答案。至少目前没有一种合适的方式。也许应该改变的是商场和店铺之间的盈利模式。
我们能分析的维度也许只能是片,而不是点。
原因一:技术难点;如何精确实现这一步非常困难,只有支付宝这样的大公司才有资源。而且促销的算法智能层度保持怀疑,并且要触发到C端。
原因二:假设第一点实现了,利用人脸信息作为识别ID做商业营销,要达到营销目的,势必要触达到目标,在个人隐私方面,这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,需要面临政策风险。在此,我不得不联想到wifi探针。
所以,针对商场,我们可以站在商场的角度从几个维度思考:
1.品牌定位
商场里面的店铺品牌是商场的核心。什么样的店铺决定了什么样的商场。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数据,帮助商场做更好的品牌选择与管理。比如进店率只是其中一点。
2.销售额
在当前的盈利模式下,每家店铺的销售额是与商场的收入直接挂钩,如何统计店铺的销售额,将为商场提供有利的数据。
3.购物体验
良好的购物体验很重要,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商场都在景区附近,绝大多数还是以社区为主。从停车购物找店铺买单到找车离场,让人感觉行云流水般舒服。
4.会员管理
会员是那些心甘情愿把自己联系方式甚至人脸信息提供给商场,经常来提供销售额的顾客,对商场来说为后续的营销做基础。作为回报,商场会以积分反馈给会员。如何让更多的人注册会员,且注册的时候完善人脸信息,以及让那些已经是会员的会员完善信息。
我相信技术带来的变革,但我也相信不变的是人性。时间是检验一种商业模式成功与否,最漫长也是最有效的方式。